公司學習貫徹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工作會議精神
發布時間:2017-04-01
開放辦社 搭建平臺 穩中求進
——公司學習貫徹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工作會議精神
本網訊 3月30日,公司召開了中層以上干部參加的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了省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任民在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兩個專件材料,并結合公司工作實際,就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進行了安排部署。
大家一致認為,任主任的講話高屋建瓴、鞭辟入里、方向明確、措施具體、提振精神。五個“沒有調過來”切中公司長期以來存在的痛點;八項“必須堅持”闡明了公司今后發展的方向;“開放辦社”、“農資綜合服務平臺”確立了公司當前的工作重點。公司作為全省供銷系統農資龍頭企業,要緊緊圍繞全省系統工作會議精神,在“活力、實力、魅力、給力”上下功夫,樹品牌;在“開放辦社”上謀合作,求共贏;在“農資綜合服務平臺兩頭+”上出真招,見實效;在“提升農資供給的質量”上上品質,彰個性。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強化“四個意識”,進一步更新觀念,轉變作風,勇于擔當,狠抓落實,爭當走新路、上品質、求趕超的排頭兵和領頭羊,穩步推進公司向農資綜合服務商轉型。為此,重點在四個方面謀求突破。
一是開放辦社,構建農資經營服務體系。
堅持開放辦社,繼續推進以公司為龍頭,以區域配送中心為骨干,以縣級分銷中心為依托,以鄉村加盟店、綜合服務體驗店、莊稼醫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基礎,上下貫通,統購直銷的農資經營服務體系建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整合系統有效資源,通過資本鏈接、整體加盟、項目合作、業務對接等方式,與市、縣有信譽、有實力、有渠道的農資公司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實現共贏。按照入社入團標準,深耕農資市場,拓展經營服務對象,通過資產、業務、項目、服務等紐帶,對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現代農業園區、田園綜合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夯實終端網絡,擴大覆蓋面,提高市場占有率,構建新型農資經營服務體系。
二是創新發展,搭建農資綜合服務平臺。
以公司子公司豐安農業科技公司為基礎,優化升級已運營的與縣社、縣級農資公司、專業合作社組建的8家合資公司,深耕細作,重點在品牌、模式、規范、規模上提升,打造可復制可推廣樣板,逐步搭建起農資綜合服務平臺。加強公司經營服務信息和金融平臺建設,對接省社農村電商平臺、農村合作金融服務平臺,搭建起“農資綜合服務平臺兩頭+”構架,實現大數據共享和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在農資經營服務、農業生產服務的綜合應用,推進物流管理智能化和經營服務精準化。
三是科學引領,提升農資供給的質量。
適應城鄉居民對“優質、綠色、安全”產品的新需求,擴大配方肥、水溶肥、緩(控)釋肥、有機肥、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等環保、綠色農資品種經營量。推進云天化金農公司、金農肥業公司測土配方肥料的創新和生產能力,同時聯合其他生產廠家生產自主品牌測土配方復混肥、有機肥和水溶肥等肥料,加大銷售力度,擴大市場投放量。推進豐安農業公司的智能配肥、良種繁育推廣、農機應用、土壤修復、糧食烘干等農業綜合服務力度,向農民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供科技含量高、環保高效、使用便捷的多元農資產品。
四是改革創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按照年初公司改革創新方案,繼續深化推進,向現代企業管理邁進。本著“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則,公司總部和下屬企業在人才戰略、組織架構、薪酬結構、績效考核、經營模式等方面重點推進。加強班子建設,強化“四個意識”,打造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積極探索、務實創新、清正廉潔的團隊。強化員工隊伍培訓,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培訓機構,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計劃、有針對性進行二次充電;加大引進、聘用各類技術人才和職業經理人力度;收集村官、返鄉創業青年、網絡代購代銷員等個人信息,建檔對接。以標準化運行、信息化驅動、精細化管理,推動農資經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