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學施肥工作座談會要求 創新思路轉變方式 深入推進科學施肥
發布時間:2014-04-03
本網訊 4月1日,全國科學施肥工作座談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會議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牢固樹立“增產施肥、經濟施肥、環保施肥”理念,把增產作為施肥的首要目的、把效益作為施肥的評價手段,把生態作為施肥的重要考量,以堅定的信心、有力的措施,創新工作思路,轉變發展方式,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科學施肥之路。
2005年以來,農業部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累計投入78億元資金,為1.9億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服務,技術推廣面積14億畝次,項目區糧食作物單產提高6-10%、累計減少不合理施肥1000多萬噸。今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7億元資金,重點支持取土化驗、田間試驗、數據庫建設、科學施肥服務、宣傳培訓,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試點、啟動新型經營主體科學施肥示范、探索深入開展農企合作有效機制。會議要求各項目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規范項目實施,強化數據審核報送和指導服務,加強資金管理和督促檢查,確保項目取得實效。
會議強調,科學施肥要圍繞“促增產、轉方式、保安全”的目標,著力解決培育施肥主體、轉變施肥方式、優化施肥結構、構建施肥機制四個方面的問題。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創新思路,以有力的舉措推進科學施肥,做好“六推”。發揮優勢推。把測土配方施肥成果應用到配方研制、配方肥生產供應和農民施肥行動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廣手機信息服務等新型服務形式,提高科學施肥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集成技術推。充分利用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和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等平臺,圍繞高產模式攻關,以作物為主線,綜合考慮土壤、肥料和節水等技術措施,形成科學施肥主推技術模式。創新機制推。加快建立“政府主導、部門主推、多方參與、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深入開展農企合作,依托大企業、對接優勢產區的大市大縣,打造農企合作大樣板。因地制宜推。結合農業生產實際,推廣以農民為主體的“按方抓藥”模式、以智能化配肥設備為依托的“中草藥代煎”模式、以規模化經營主體為服務對象的“私人醫生”模式和以“大配方、小調整”為主要技術路線的“中成藥”等四種配方肥模式。提升服務推。加大對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培訓、指導、服務和扶持,創建一批示范片、示范區、示范方,集成示范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質提升、種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骨干技術,讓農民看,引導農民學。強化載體推。推動肥料立法和肥料標準化工作,建立科學施肥技術規范。做大做精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節水農業示范項目,積極謀劃耕地培肥改良、土壤污染防治等新項目。
(來源:農業部新聞辦公室)